在网络安全攻防中,CMD命令行不仅是系统管理的核心工具,也是黑客渗透与防御对抗的关键战场。以下从伪装技巧、攻击手段、隐蔽执行、防御策略四个维度,结合实战案例揭秘终端攻防的核心技术。
一、基础命令伪装与攻击利用
1. 网络探测与隐蔽扫描
使用 `ping -t -l 65500 [目标IP]` 发起死亡之Ping攻击(高负载数据包),但需结合IP伪造或代理技术隐藏源地址。
防御:监控ICMP协议流量,限制单个IP的Ping请求频率。
通过 `tracert -d [目标IP]` 禁用DNS解析,减少日志记录中的特征信息。
2. 权限提升与账户操控
bash
net user [用户名] [密码] /add 创建隐藏账户
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[用户] /add 提权至管理员
通过注册表修改用户属性(如隐藏账户的`F`标志位)实现持久化。
bash
schtasks /create /tn "UpdateService" /tr "恶意程序路径" /sc hourly /mo 1
伪装为系统更新任务,规避进程监控。
二、隐蔽执行与反检测技术
1. 无文件攻击与内存加载
在CMD中调用PowerShell执行Base64编码的恶意脚本:
cmd
powershell -ep bypass -enc JABzAGU...(Base64编码后的指令)
绕过传统杀毒软件的静态特征检测。
2. 编码与混淆技术
cmd
certutil -encode payload.bin payload.txt 编码文件
certutil -decode payload.txt payload.exe 目标端解码执行
利用系统工具实现有效载荷的隐蔽传输。
编写批处理脚本对命令进行动态解密,避免明文字符串暴露。
三、对抗EDR与终端防护
1. 绕过用户态钩子
使用汇编指令直接调用系统API(如NtAllocateVirtualMemory),避开EDR对用户态函数的监控。
注入代码到合法进程(如explorer.exe)中执行恶意操作,利用签名信任链绕过检测。
2. 日志清理与痕迹消除
cmd
wevtutil cl Security /quiet 清理安全日志
ipconfig /flushdns 清除DNS缓存
cmd
type malware.exe > legit.txt:malware.exe 将恶意文件附加到正常文件流中
利用NTFS文件系统特性隐藏数据。
四、防御策略与监控手段
1. 终端安全加固
2. 行为分析与异常检测
3. 输入过滤与沙箱隔离
CMD命令行的攻防本质是信息对抗与权限博弈。攻击者通过混淆、编码、内存加载等技术绕过检测,而防御者需结合行为分析、系统加固和实时监控构建多层防线。
注意:本文所述技术仅用于合法渗透测试与安全研究,未经授权使用可能涉及法律风险。